據美聯社7月2日報道,當日,伊朗納坦茲核設施附近發生事故。伊朗原子能組織副主席卡瑪凡迪發表聲明表示,納坦茲核設施附近一處正在建設的建筑發生了事故,但反應堆沒有受損。
納坦茲是伊朗中部的一個小城。2002年8月,伊朗流亡海外的反對派團體“伊朗全國抵抗委員會”指認伊朗秘密建造納坦茲鈾濃縮設施和阿拉克重水反應堆。
2003年2月,時任伊朗總統穆罕默德·哈塔米承認,確實存在納坦茲核設施,但只是用于核電站所需的低豐度濃縮鈾。美國對伊朗核計劃提出“嚴重質疑”,多次警告伊朗停止與鈾濃縮相關的活動,甚至威脅將伊朗核問題提交聯合國安全理事會。
2002年,伊朗被指在此地秘密建造鈾濃縮設施,引發國際關注。
2004年11月,法德英三國與伊朗舉行了多輪會談后在巴黎初步達成協議。伊朗此后中止與鈾濃縮相關的一切外圍活動。2006年1月初,伊朗公開宣布恢復中止兩年多的核燃料研究工作。
2009年9月,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稱,伊朗在福爾多秘密建造地下鈾濃縮設施。美國政府一直表示,不排除用軍事手段解決伊朗核問題,以色列則威脅對伊朗核設施發動空襲。伊朗政府態度強硬,并于2010年2月宣布開始在納坦茲核設施提煉豐度為20%的濃縮鈾。
2019年5月,納坦茲核設施負責人表示,根據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決定,伊朗已將豐度為3.67%的濃縮鈾產量提升近4倍,并稱這是在核協議框架內的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