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投資的歷史性暴跌有很多原因,令人深感不安。”
國際能源機構(IEA)在周三發布的一份報告中表示,新冠病毒疫情已導致全球能源投資出現歷史上最大降幅,預計今年各主要領域的支出都將大幅下降。
2020年初,全球能源投資有望增長約2%,這將是六年來支出的最大年度增幅。但根據國際能源署的《2020年世界能源投資報告》,在新冠病毒疫情導致世界經濟大部分地區在幾個月內陷入停滯后,全球投資預計將比去年下降20%,即近4000億美元。
國際能源署執行董事比羅爾(Fatih Birol)表示:“全球能源投資的歷史性暴跌令人深感不安,原因有很多。”他說:“這意味著我們失去了今天的工作和經濟機會,也失去了明天經濟復蘇后我們可能需要的能源供應。關鍵清潔能源技術支出的放緩,也有可能破壞亟需的向更具韌性和可持續能源體系的轉型。”
石油首當其沖
報告指出,需求下降、價格下降以及拖欠賬單的情況增多,這些因素加在一起意味著,到2020年,流向政府和行業的能源收入將減少逾1萬億美元。
報告還稱,石油需求降幅最大,因為全球消費者在石油上的消費支出將首次低于用在電力上的支出。
由于封鎖,幾乎所有投資活動都面臨一些中斷,原因可能是人員或貨物流動受到限制,也可能是機械或設備供應中斷。但報告指出,2020年對投資支出的更大影響,尤其是對石油的影響,源于能源需求和價格下降導致的收入下降,以及未來幾年對這些因素的不確定性預期增加。
2020年全球石油和天然氣投資預計將減少近三分之一。頁巖氣產業已經處于壓力之下,投資者的信心和獲取資本的渠道已經枯竭:頁巖氣投資預計今年將下降50%。
電力行業受價格波動的影響較小,企業宣布的降價幅度也要低得多。國際能源署預計資本支出將下降10%。此外,汽車銷售、建筑和工業活動的大幅減少也將阻礙提高能源效率的進程。
能源轉型放緩
總體而言,今年對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持續投資預計將下降約10%,降幅小于化石燃料發電的降幅。隨著項目完成時間推遲到2021年,新增產能將低于2019年。2020年第一季度,新建公用事業規模的風能和太陽能項目的最終投資決策(FIDs)放緩,回到了2017年的水平。分布式太陽能投資受到消費者支出下降和封鎖的沖擊更大。
“電網一直是衛生危機應急響應的重要基礎——使得經濟和社會活動能夠在封城狀態下繼續進行,”比羅爾說。“這些電網必須具有彈性和智能,以抵御未來的沖擊,同時也要適應風力和太陽能發電份額的上升。今天的投資趨勢是對未來電力安全的明顯警示。”
能源效率,清潔能源轉型的另一個核心支柱,也受到了影響。據估計,隨著汽車銷售和建筑活動減弱,以及對更節能電器和設備的支出減少,對能效和最終用途應用的投資預計將減少10-15%。
“這場疫情降低了排放,但原因都并不合理。如果我們要實現全球排放的持久減少,那么我們需要看到清潔能源投資的快速增長,”比羅爾說。
“決策者的反應,以及能源和可持續性問題在多大程度上納入他們的復蘇戰略,將是至關重要的。國際能源署即將發布的《世界能源展望》關于可持續復蘇的特別報告將為各國政府如何通過建立更清潔、更有彈性的能源體系,迅速創造就業和刺激經濟活動提供明確的建議,這些體系將使各國在未來幾十年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