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電聯發布“2020年1-3月份電力工業運行簡況”(以下簡稱“簡況”)統計,截至今年一季度我國核電裝機容量4877萬千瓦。1-3月份,全國核電發電量78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4.9個百分點。
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雖然核電發電量增速有所回落,但是工程建設與科技研發沒有停滯,今年一季度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于一季度完成熱態性能試驗;示范快堆工程1號機組進入安裝階段;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完成2020年度首個節點目標。
首次增容業務獲批 核能供暖順利完成
國內兩家最大核電運營商發布公報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中國的疫情對整體經濟運行和電力需求造成一定影響,導致中廣核核電機組在春節后出現一定程度的減載或停機備用。如不計入2019年7月及9月新投產的陽江6號機組和臺山2號機組的影響,中廣核運營管理的其他22臺核電機組于2020年第一季度的總上網電量為368.83億千瓦時,較2019年同期下降4.71%。
2020年第一季度,中廣核按計劃開展了嶺東1號機組、陽江3號機組及防城港1號機組的換料大修。截至2020年3月31日,除防城港1號機組的換料大修仍在進行外,其余兩臺機組換料大修均已順利完成,為核電機組下一個燃料循環周期內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奠定了基礎。
中核集團下屬上市公司中國核電發布公告顯示。今年一季度累計商運發電量315.4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7%;上網電量291.8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46%。
公告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核電的核電機組參與電網調停或降負荷時間多于去年。一季度核電發電量為310.34千瓦時,比去年同期微降約0.31%;上網電量286.95億千瓦時,同比下降約0.97%。
據統計,今年一季度全國核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1599小時,比上年同期降低56小時。
此外,今年一季度我國首次核電站增容業務獲批。3月24日,國家能源局浙江監管辦公室正式向秦山核電有限公司核發新的電力業務許可證(發電類),批準同意秦山核電30萬千瓦級核電機組電力業務許可容量由310兆瓦變更為330兆瓦。這是我國首次進行核電站增容。此次更新后,秦山核電9臺機組《電力業務許可證》載明的額定容量分別為:秦一廠30萬機組330兆瓦;秦二廠1、2號機組650兆瓦;秦二廠3、4號機組660兆瓦;秦三廠1、2號機組728兆瓦;方家山1、2號機組1089兆瓦。
同時,國家能源核能供熱商用示范工程——海陽核能供熱項目也于一季度完成首年度供熱任務,即持續為70萬㎡居民用戶供熱129天。據測算,核能供熱項目首個供暖季累計對外供熱28.3萬GJ。海陽核能供熱項目目前仍在加快推進中,預計下一階段可實現3000萬平方米的供熱面積。
華龍首堆熱試成功 海外工程有序推進
據簡況顯示,1-3月份,全國主要核電企業電源工程完成投資65億元。一季度我國核電重點工程進展迅速。
今年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中核集團華龍一號示范工程黨建工作聯合委員會堅決貫徹“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精神,積極動員現場各參建單位迅速投入到戰“疫”當中。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的基礎上,核安全監管部門的官員全過程進行核安全監督,春節至今始終堅守現場一線,評審專家通過視頻網絡連線等方式進行審查,調試團隊攻堅克難沖鋒在前,推進各項調試工作安全高質量進行。目前,華龍一號示范工程建設有序推進,現場各單位保持“零感染”記錄。于3月2日9時12分,完成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熱態性能試驗,為后續機組裝料、并網發電等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也在三月,中核集團全球在建第5臺華龍一號核電機組——中國核電漳州核電1號機組首個鋼襯里模塊于吊裝成功。不久之后,在遙遠的巴基斯坦,華龍一號海外第二臺機組堆內構件全部安裝完成。
當然華龍一號的好消息絕不僅此,英國當地時間2月13日上午,中廣核及其當地合作伙伴法國電力集團(EDF)發布聲明稱,英國核能監管辦公室(ONR)和英國環境署(EA)當天發布聯合聲明,宣告我國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在英國的通用設計審查(GDA)第三階段工作完成,正式進入第四階段,即最終批準階段,標志著“華龍一號”落地英國又向前邁出了極為關鍵的一步。
在華龍一號捷報頻傳的同時,我國在建其他機型也頻頻發力。1月18日,示范快堆工程1號機組第一跨鋼拱頂徐徐離開地面,較計劃提前13天完成節點目標,標志著1號機組從土建階段進入安裝階段 。并網后,中國將成為世界上第8個擁有快堆技術的國家。作為第四代先進核能技術,快堆可將天然鈾資源利用率從目前的約1%提高至60%以上,并實現放射性廢物最小化,能一舉解決鈾礦資源枯竭、核材料利用率低和核廢料難以處理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