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計劃從5月起將原油日出口提高至1000萬桶以上,但消息人士稱,迄今為止,3月出口明顯低于這一水平,與2月相比幾乎沒有變化,這可能反映出來自客戶的需求下降。
追蹤原油流動狀況的兩名業內消息人士表示,沙特阿拉伯尚未大幅增加原油出口量。這表明,盡管主要產油國爭奪市場份額令油價大幅下跌,但需求不振。
未來,國際油價的走勢究竟會如何呢?很多專家持不同觀點。
華僑銀行(OCBC)的私人銀行業務分支新加坡銀行的評論指出,近日油價暴跌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市場對供應過剩風險的擔憂,而不是對全球需求狀況的擔憂,預料油價長期低迷是最可能的情況。
知名能源咨詢機構JBC Energy表示,煉油廠削減生產是因為存儲空間快不夠用了,在供應充足而需求下滑的環境下,布油可能會短暫回到每桶10美元,就像1986年或1998年那樣的低位。
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劉朝全認為,盡管沙特等國的產量尚未完全釋放,國際油價下跌的壓力已經提前釋放了,到4月1日后,國際油價盡管還有可能下行,但繼續大幅下跌、長期持續低油價的可能性很小。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一帶一路”能源貿易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分析,綜合考慮,油價短中期變化趨勢與疫情變化趨勢、全球經濟走勢、地緣政治和減產機制是否重新發揮作用等因素密切相關,不排除油價繼續下跌,甚至下跌到20美元/桶左右,但總體趨勢是震蕩波動,回歸到50~60美元/桶的可能性最大,沖到70美元/桶以上的概率很小。
此前,特朗普聲稱將介入目前愈演愈烈的石油價格戰并增加美國的戰略石油儲備。不過,從俄羅斯的回應看來,沙特與俄羅斯的原油價格戰短期內不大會緩和。俄羅斯總統普京認為沙特的原油計劃是“敲詐”,俄羅斯不會退縮。俄羅斯方面稱,雖然沒有料到沙特會掀起價格戰,但是俄羅斯多年來一直在為危機積累儲備,此前也經歷過類似危機,俄羅斯認為可以比沙特撐得更久。
值得注意的是,油價暴跌,對于很多石油公司來說,是一次嚴峻的考驗,低成本運營、削減開支、優化資產等是國際石油公司的共性反應。
譬如,埃克森美孚表示將放慢其2020年的支出計劃、降低油氣產量。公司首席執行官達倫·伍茲表示,公司今年本來計劃的資本支出為350億美元,但實際支出可能只接近300億美元。殼牌、雪佛龍明確表示將減慢或縮減其回購股票計劃。雪佛龍公司首席財務官表示,公司將專注于投資風險較低的項目。
高盛的一份報告顯示,石油行業的第一輪支出削減現在已經顯現,但第二輪支出削減正在啟動。
高盛在報告中寫道:“我們預計,在2020年第二季度后的5個季度里,美國石油產量將下降近140萬桶/日,這主要是由于鉆探活動的減少。”然而,預算修訂并沒有結束。隨著資本支出削減變得更加明顯,支出、鉆探以及最終的產出下滑可能會加劇。
同時,低油價的影響堅定了很多公司向多元化能源公司轉型的目標。以BP公司為例,公司CEO陸博納表示,公司會減少石油和天然氣業務。去年,BP花費150億美元用于可再生能源開發,并計劃在2050年之前將碳排放量削減至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