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時節,萬物復蘇。3月20日上午,隨著溢洪道、泄洪洞、導流洞閘門徐徐落下,前坪水庫工程正式下閘蓄水,標志著工程投入初期運用。
前坪水庫工程位于淮河流域沙潁河支流北汝河上游,地處洛陽市汝陽縣城西南9公里的前坪村,是國務院2014年確定的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是一座以防洪為主,結合灌溉、供水兼顧發電的大(Ⅱ)型水庫。水庫正常蓄水位403米,總庫容5.84億立方米。工程建設工期60個月,于2015年10月8日全面開工開建,2019年12月26日通過下閘蓄水驗收。
前坪水庫工程上世紀50年代初國家治淮初期被列入國家重點水利項目。水庫開始下閘蓄水,意味著河南省在淮河干流和主要支流上均已修建起控制性工程。
“前坪水庫下閘蓄水,在我國淮河治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它標志著我省在淮河干流和主要支流上都有了控制性工程,再有洪水就可以進行調控了。”前坪水庫總工程師皇甫澤華介紹,新中國在1951年治淮方略中提出要在北汝河上修建一座水庫,與其他支流上的水庫聯合調度,根治淮河水患。在前坪水庫下閘蓄水前,河南省在淮河干流和其他主要支流上都建起了水庫,唯獨在沙潁河支流北汝河上缺少控制性工程,而沙潁河是淮河最大支流。
前坪水庫投入使用后,可攔截上游1325平方公里內的山洪,使北汝河防洪標準由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配合已建的其他工程,可使漯河以下沙潁河干流防洪標準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總保護范圍涉及河南、安徽兩省40個縣、市1300萬人、1400萬畝耕地,有效保障淮河流域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前坪水庫大壩壩高90.3米,壩頂高程為423.5米,位置高于淮河流域其他水庫。“在淮河流域中,前坪水庫處于淮河流域最西端,海拔也最高。前坪水庫大壩可謂是淮河流域第一壩。”前坪水庫建設管理局局長張兆省說。
水庫蓄水后,將有數億立方米的湖水,蓄積在前坪大壩到嵩縣黃莊鄉沙溝村之間的主河道內,達到正常蓄水位海拔403米后,湖面約1.5萬畝,長約20公里,群山疊翠,鳥語花香,一汪碧水將如明珠般鑲嵌在豫西山地之間。“前坪水庫順利下閘蓄水標志著工程建設進入新的階段,我們將奮力實現建設優質前坪、文化前坪、智慧前坪、美麗前坪的最終目標,盡早發揮工程效益,造福流域人民。”張兆省表示。
“前坪水庫要爭取早日全部完工,充分發揮水庫的防洪、灌溉、供水、發電等綜合效益,為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中原更加出彩貢獻力量。”省水利廳廳長孫運鋒說。按照設計,依托前坪水庫,可發展灌溉面積50.8萬畝,每年供水6300萬立方米,發電1881萬千瓦時,下游河道將得到穩定的生態流量。
前坪水庫工程總投資44.62億元,其中建設征地移民補償投資25.72億元。前坪水庫建設影響汝陽縣、嵩縣5個鄉(鎮)20個行政村,建設征地范圍內涉及土地1.84萬畝,搬遷安置人口13489人。水庫下閘蓄水前,移民已得到妥善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