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海油渤中—墾利油田群岸電應用工程220千伏陸上變電站(海國站)一次性送電成功,標志著中國海油渤海油田岸電應用工程山東區域項目取得關鍵進展。
中國海油渤海油田岸電應用工程分布在河北、山東和遼寧三個區域。其中,山東區域項目為渤中—墾利油田群岸電應用工程,是我國海上岸電應用工程中油田覆蓋面最廣、工程量最大、用電負荷量最多的一期項目。項目建設1座220千伏陸上變電站,通過5條240余公里的220千伏高壓交流海纜將陸地的高壓電傳輸至3座220千伏海上電力動力平臺,為油田群內各生產、采油平臺提供綠色岸電動力。
海國站擔負著岸電應用工程電網信息采集處理“中央核”的重任,它負責渤中34-1、渤中35-2、渤中19-6、墾利10-1海上電力動力平臺的數據匯集、遠程監視、故障診斷、遠程控制、遠程維護和遠程調度,保障著26個海上生產平臺的安全用電。
該岸電項目投產后,預計高峰年降低天然氣消耗15億立方米,年節能近65萬噸等價值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0萬噸,對推動海上油氣田綠色開發,助力我國“雙碳”目標實現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渤中34-1、渤中35-2岸電組塊已完成海上安裝。下一步,項目組將在借鑒岸電示范項目經驗的基礎上,推進渤中—墾利油田群岸電應用工程的組塊海上安裝、海陸聯調等工作,全力保障岸電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