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東站,全國“八縱八橫”高鐵規劃四條主通道的交匯點,重慶市構建“米”字型高速鐵路的關鍵節點,將有5條高鐵、2條普速鐵路匯集交織。近日,作為建設方之一的重慶交通開投樞紐集團發布消息,重慶東站將踐行TOD發展理念,打造“站城一體化”發展的樞紐新城,并與廣陽灣智創生態城形成有機聯動,成為重慶東部槽谷城市發展雙引擎。
多向布局 交通網絡四通八達
重慶東站片區位于重慶主城區東部槽谷、茶園新區東南側。項目規劃用地面積3.47平方公里,總投資528億元。其中,重慶東站樞紐總建筑面積122萬平方米,設計遠期旅客發送量達5500萬人次。
“重慶東站樞紐引入渝湘、渝萬、渝鄭、渝昆、渝貴5條高鐵及鐵路東環線、渝懷2條普速鐵路,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鐵規劃的包海、京昆、廈渝、沿江4條主通道的交匯點。未來,6號線東延伸段、8號線、24號線和27號線等4條城市軌道交通線路通達于此,對中心城區客流集散,城市功能對外輻射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重慶交通開投樞紐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
重慶東站片區多向布局的交通網絡,將成為加快重慶建設交通強市,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重要堅實支撐。
一體化發展 樞紐與城市功能融合
目前,重慶東站片區正推進“站城一體化”建設。在設計規劃上,重慶東站片區聚焦“生態之城”“TOD之城”“人文之城”“韌性之城”“智慧之城”,開展城市專項設計,形成了18項優化設計方案及專項規劃。將實現“兩分鐘見綠,五分鐘進園”的小街區綠地格局。通過“地龍灣-明月西路”雙站聯動設計,城軌站點TOD改造,TOD五維街區打造,結合“公交一體化”“慢行系統”,形成“軌交步”全銜接。
“站城一體化將多維度呈現,首先是要形成地下、地面、地上多維立體的站城融合空間。其次,推動東站片區整體開發,最終形成以‘經濟引擎’為核心目標,以‘門戶商務商貿’‘科技創新研發’為重要支撐型產業,以‘精品特色會展、都市旅游服務’為協同帶動型產業的‘122’產業體系,成為集商業、商務、產業、休閑、文化、旅游等為一體的城市經濟新增長極。同時,聚焦票制互通、安檢互認、信息共享、政企合作、運營管理等方面,實現片區高品質運營、一體化管理。”重慶交通開投樞紐集團重慶東站規劃投資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一軸兩區十點”布局 構建百億級產業鏈
新城建設規劃中的首要命題,是解決好產城關系。重慶東站片區如何把區位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構建起百億級產業鏈,成為必答題。
“我們從交通、生態、產業、人才、政策等方面精心梳理,為產業招商賦能。”據介紹,重慶東站項目既是交通樞紐出發地和目的地,也是國際交往的出發地和目的地。將以“國際樞紐開放、綠色創新引擎”為產業核心目標引領,在產業空間布局上形成“一軸兩區十點”布局體系。
一軸,即一條以國際交往開放為核心引力軸,主要打造城市展示T臺、國際交往客廳、開放引領平臺。兩區,則是國際樞紐商務商業聚集區和科創研發生態總部區,其中國際樞紐商務商業聚集區主要發展方向為商務、商業、酒店、公寓等,科創研發生態總部區主要發展方向為信息智慧創新中心、西南醫療研發中心等。
智慧賦能基礎建設 推動項目提速
“重慶東站‘站城一體化’建設,是以智能化和大數據為基礎,推動建設提升提效。”重慶交通開投樞紐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項目在規劃設計、工程建設、現場管理上都引入了智能化、大數據科技。項目著力打造基于BIM的數字智能鋼筋加工場,現已全線投入生產,日產量可達100噸左右。同時,實現智慧東站全階段、全角度、全要素管理,目前已實現現場施工和征遷情況的可視化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