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施耐德電氣在中國正式啟動供應商“零碳計劃”。該計劃旨在通過提供技術指導、咨詢服務等方式,幫助全球前1000位主要供應商到2025年將其運營所產生的碳排放降低50%,其中包括中國近200家核心供應商。
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全球供應鏈中國區負責人張開鵬在啟動儀式上表示,“施耐德電氣已經將可持續目標融入到供應鏈運營的方方面面,從產品設計、原材料選擇,到生產制造、廢棄物處置,到產品生命終期管理,都有一整套的綠色供應鏈管理系統,推動供應鏈各個環節綠色升級。”
過去三年,施耐德電氣通過技術分享、咨詢服務等手段多維度賦能供應商,已幫助全球供應商減少了超過10萬噸的碳排放。在施耐德電氣的2021-2025年可持續發展計劃中,助力合作伙伴節能減排是一項重要目標,供應商“零碳計劃”正是其中的重要舉措。
對此,張開鵬表示:“可持續發展是一項深刻的社會變革,全面協作必不可少,只有與供應鏈伙伴一起行動,各個產業的碳中和目標才能實現。同時,未來市場競爭將從個體轉向生態圈,綠色供應鏈也將成為企業發展的新名片。”
施耐德電氣全球供應鏈中國區采購及全球采購數字化副總裁王強透露,目前中國所有參加“零碳計劃”的關鍵供應商已全部完成碳排放調查,“我們正攜手中國供應商伙伴,利用數字化工具制定減排目標和行動計劃,并依托數字化平臺定期跟進,強化端到端綠色供應鏈,助力碳中和。”
在中國區啟動“零碳計劃”當天,施耐德電氣邀請生態伙伴參觀了SSIC工廠及上海智慧物流中心。上海SSIC工廠集智慧工廠、零碳工廠、工信部國家級“綠色工廠”于一身,擁有大量綠色智能制造的領先實踐。
例如,基于EcoStruxure工業互聯網平臺,工廠廣泛采用精益制造和管理系統,結合AI影像質檢、機器人協作、智能AGV無人小車等各種數字化智能設施,提升能效。工廠能源效率在三年內提高了10%。在辦公區也安裝了飲水機管理系統,通過飲水機廢水回收再利用,實現每年節水450噸。
而上海智慧物流中心作為中國的區域物流中心,集智慧中心、零碳中心、綠色中心為一身,同時也是中國區第一家智慧物流中心。例如,借助EAE開放自動化平臺,物流中心故障識別和排除的速度提升至原來的四倍,錯誤率減少了45%,吞吐量提高了5.3%。物流中心還通過智能算法進行綠色包裝改進,減少包裝材料的使用量,并循環使用,在包裝和運輸過程中的減少大量碳排放。物流中心通過部署太陽能等清潔能源,不僅實現了清潔能源自給自足,還能將多余的清潔能源供應給工廠、公共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