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煉油產能過剩以及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背景下,“減油增化”已是大勢所趨。
2020-2021年我國聚烯烴產能規模迅速擴張,2021年將可能會有超千萬噸的新增產能。雖然我國聚烯烴產量增長較快,但同時存在通用產品供大于求和高端產品仍需大量進口的局面。中國石油規劃總院煉化所副所長宋艷萍說:“目前,我國聚烯烴產業存在總量不足和結構性過剩的雙重矛盾。一方面,大宗通用產品市場競爭激烈、市場過剩;另一方面,高端產品部分依賴進口。高端材料與發達國家相比在產量和質量方面有一定差距。”
聚烯烴產品種類繁多、性能差異較大。其中,茂金屬聚烯烴、POE(乙烯-辛烯共聚彈性體)、高性能管材料、電工級聚丙烯等高端產品我國仍大量依賴進口。
宋艷萍表示,我國聚烯烴市場未來既面臨經濟發展帶來的巨大發展空間和機遇,也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隨著我國經濟的穩健發展、消費升級和城市化進程的持續推進,市場對高附加值產品的需求仍然旺盛,產品結構向高端方向調整已成為國內同行的共識。
然而,跨國公司在催化劑和聚合技術方面更為先進,使其在高端產品研發和生產方面具有較強優勢,加上近年其加快在我國市場的布局,使得生產更加貼近市場中心,可以減少運費成本和銷售壓力,將對我國企業高端化發展帶來較大的競爭壓力。這需要國內聚烯烴行業強化創新、發展高端產品,提高核心競爭力。
高端聚烯烴產品研發生產亟須技術突破
高端聚烯烴產品研發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多個環節共同發力。核心技術突破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
拿電工級聚丙烯和POE產品來說,近年來國內鋰電池行業快速發展,國內對鋰電池隔膜使用的電工級聚丙烯需求量快速增長。但由于鋰電池隔膜原料的生產技術要求較高,核心技術被國際公司壟斷,使國內鋰電池隔膜專用聚丙烯在國內發展較為緩慢,大多數原料依賴進口。
POE產品具有良好的流變性能,力學性能、抗紫外性能、低溫韌性好,在汽車、電線電纜、家居用品、玩具等領域廣泛使用。POE產品年需求近百萬噸,全部依賴進口。目前,國內POE生產多處于小試階段,尚無工業化裝置。因此,加大相關工藝技術和催化劑研發,實現知識產權的自主化具有重要意義。
高性能催化劑技術、聚合工藝技術以及基于產品結構和性能控制的產品技術是聚烯烴樹脂高性能化的基礎。研發高端產品的難點主要在催化劑上。
宋艷萍說:“催化劑是生產工藝的核心。高端聚烯烴產品性能要求高,近年來,我們在高性能、核心催化劑的研發上雖然有一些點的突破,但是整體技術仍缺乏,需要我們進一步大力開展自主研發,推進核心催化劑國產化進程,提升工藝水平,提升產品的穩定性,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隨著經濟的發展,當前市場用戶對聚乙烯產品的需求更傾向于高端化、差異化。宋艷萍表示,我國市場發展差異大,地區發展不平衡,不同地區用戶需求也不盡相同。部分煉化企業還存在市場反應速度慢、生產不夠靈活等問題。企業需要根據自身情況和裝置特點,快速進行市場研判和決策,靈活安排,統籌協調,提高市場應變能力,走在市場的前面,實現產品生產與市場變化同步。另外,市場用戶還對高端聚烯烴產品的穩定性有較高要求,對產品的價格、外觀和服務保障等方面也有一定要求,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工藝管理,重視后續服務保障,為用戶提供更多有價值的服務。
以市場為導向,進一步延伸中高端產業鏈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對高端石化產品的需求正在快速增加,化工產品高端化、特色化發展將是市場選擇。
技術突破是關鍵,深入調研市場是前提。企業進行高端產品研發,需要加強與區域銷售企業的對接,加強與客戶的溝通交流,結合區域市場特點展開;建立產品評價體系,更貼近市場需求。
調研產品應用領域的變化,圍繞高附加值、更綠色環保的聚烯烴產品實施技術替代和升級開發,如聚乙烯可主攻茂金屬膜料、PE100RC管材料、大口徑管材料、PERT II、BOPE;聚丙烯可主攻低氣味、高結晶抗沖共聚物等產品。注重特色產品的系列化發展,贏得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如在現有醫用牌號基礎上,開發軟袋料、可立袋、泡罩料等新產品,提高產品的覆蓋范圍。通過持續改進包裝、提升技術服務水平和產品穩定性,打造品牌產品。
宋艷萍表示,新產品開發需要銷售、生產、研發等不同環節的密切協調配合,才能更好地把握市場客戶的需求。銷售環節通過調研,將客戶對產品的需求轉化成對性能指標的要求,有針對性地指導研發。研發人員需要具備深厚的理論和實踐能力,以及與生產技術開發相結合的能力,提高對催化劑、聚合工藝和助劑的認識水平,掌握合成樹脂結構與性能之間的關聯關系。生產中需要加強精細化生產管理,保持產品性能、質量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