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石化湖北化肥公司開發的液固兩相流生物缺氧膨脹床(AEB)反硝化處理合成氣制乙二醇高硝氮廢水技術成果,獲得了2020年度中國石化科技進步二等獎。
湖北化肥20萬噸/年合成氣制乙二醇工業示范裝置是中國石化自主研發的首套工業應用裝置,于2014年3月建成投產。煤化工污水成分復雜、水質多變,其處理方法是世界性難題。湖北化肥聯合北化院、上海工程公司等多家科研設計單位,對中國石化自主開發的首套煤制乙二醇工業裝置,開展污水處理提標改造,進一步治污減排,為綠色潔凈發展賦能。
2017年11月,污水提標改造項目開工建設。項目按照“清污分流、污污分流、分質處理”原則,分為乙二醇污水預處理、綜合處理系統,嚴控污染因子排放濃度和總量,嚴守生態保護紅線、資料利用上線和環境質量底線。
乙二醇污水硝態氮濃度高,無氨氮和有機氮,必須進行脫硝預處理。攻關團隊克服工藝流程復雜,無成熟技術可循等難題,倒排工期、掛圖作戰,開發AEB反應器及成套工藝技術,大幅提高生物脫硝處理效率,在湖北化肥建成首套AEB工業裝置。
該工藝載體床改石英砂濾料為核桃殼填料,生物相容性好,易于生物膜生長,具有反應器內微生物濃度高、脫氮效率高等特點,硝態氮去除率達90%以上,并改善水質,提高后續生化處理效果。2020年5月,AEB處理煤制乙二醇廢水工業試驗通過了中國石化科研課題鑒定。專家一致認為,該項目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建議推廣應用。
經預處理的乙二醇污水,與其他裝置污水,一起進入綜合處理系統。裝置新建A/O生化處理設施及相應處理規模的污泥濃縮池,采用多級強化的氣—液—固三相流化床代替傳統曝氣池,深度處理污水中的COD、氨氮、總氮、總磷等污染物質。
較傳統A/O工藝,該生物流化床A/O新型污水處理技術占地面積減少50%,廢氣排放量和剩余污泥量分別減少80%和43%,從源頭上杜絕了構筑物滲漏造成的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在石油化工行業首次實現污水生化處理裝置化、密閉化,使污水處理實現由“場”向“廠”的角色轉變。2018月7月,生物流化床A/O單元通過72小時性能考核測試。考核標定結果顯示:pH值7~8、COD低于30mg/L、氨氮含量低于8mg/L、總氮量低于20mg/L、總磷量低于0.2mg/L,出水質量優于《合成氨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2018年9月,AEB單元通過72小時性能考核測試。
湖北化肥污水提標改造項目投運后,COD、氨氮減排效果顯著,外排廢水優于國家排放標準。該項目整體清潔生產水平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不僅助力創建清潔、高效、低碳、循環的綠色企業,還為探索煤制乙二醇廢水處理技術提供了參考借鑒,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