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油田依靠霧狀反凝析控制、均衡水侵控制、“旋回結構法”精細氣藏描述和“建模數模”一體化研究“四大技術”實現氣田高速高效開發。使設計穩產十年的雅克拉氣田,截至目前,達到連續穩產延長至十四年,開創了同類油氣田長壽高效的新紀元。
“在實踐中不斷創新發展‘四大技術’,為雅克拉氣田早期投入開發的中、下氣層凝析油采出程度達69.44%,整體凝析油采出程度55.57%,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8月21日,雅克拉采氣廠廠長李柏林在下半年開發技術座談會上說。
雅克拉氣田是中國石化最大的整裝砂巖凝析氣田。該廠自主創新研發的“霧狀反凝析控制技術和均衡水侵控制技術”被中石化鑒定為國際領先,并榮獲中石化科技進步三等獎。
氣田的高效開發離不開新技術的應用創新。該廠“四大技術”在開發實踐中得到充分檢驗提升。霧狀反凝析控制技術解決了隨著地層壓力下降,地層發生反凝析,部分天然氣由氣態變為液態,堵塞儲層,造成儲層滲流能力下降、產能下降,最終影響氣藏采收率的世界性難題。雅克拉氣田達到了大型凝析氣田衰竭式開發采收率最高水平。
均衡水侵控制技術,就是要實現水體在地層以近理想狀況均勻抬升,以采速來控制水侵速度,以達到水侵均衡,進而實現提升氣藏采收率。這一技術讓雅克拉氣田延長穩產壽命四年以上。
“旋回結構法”精細氣藏描述技術,就是把類似“千層餅”的砂巖氣藏通過精細解剖刻畫,從每一個細分層中挖掘剩余油氣。該廠通過研究,小層由6個細化到16個,開發層系由2套細分為4套,建立了5種剩余油分布模式,落實未動用儲量油69.2萬噸,天然氣35.8億立方米,為剩余油的精細挖潛奠定了基礎。
“建模數模”一體化研究技術,就是通過地震、測井、測試等資料,建立精細三維地質模型,并通過數值模擬把歷史生產情況進行擬合,經過反復篩選研究,進而找到剩余油氣分布區域。
該廠通過對雅克拉氣田開展構造精細解釋和建模數模研究,認為氣藏北部剩余油氣富集,先后部署了5口擴邊井,單井產能9萬立方米/天,新增經濟儲量6億立方米,新增含氣面積8.2平方公里,天然氣地質儲量24.8億立方米。
“這一技術在邊邊角角里找‘金豆豆’中也發揮了顯著作用。”雅克拉采氣廠總地質師陳叔陽說。雅東5號構造的首次突破及新增含氣面積4.0平方公里,新增天然氣地質儲量6.5億立方米。都是推進“建模數模”一體化研究技術的成果。
“‘四大技術’為雅克拉氣田高效開發立下了汗馬功勞。”李柏林說。該氣田截至今年7月底,油氣盈虧平衡點、銷售利潤率、噸油氣利潤、單位完全成本和單位生產成本等五項指標在中國石化28個氣田排名中均位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