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上午9點,山東省屬企業(yè)改革工作推進暨干部大會在濟南南郊賓館召開。大會由山東國資委主任張斌主持,山東省副省長凌文參加并講話。會上宣布了山東能源集團與兗礦集團聯合重組方案、山東高速與齊魯交通集團聯合重組方案。
兗礦集團一名分公司負責人透露,會議確認了兗礦和山東能源合并后的黨委領導班子人選,一共7名黨委委員,其中有4名來自原兗礦集團。原兗礦集團董事長李希勇任黨委書記兼董事長。
兗礦集團和山東能源集團合并后,將沿用山東能源集團名稱,兗礦集團名稱將隨即注銷。
會議未明確宣示總經理人選。不過多個消息人士表示,合并重組后的山東能源集團總經理由原山東能源集團黨委常委滿慎剛擔任。
就在昨天,山東省委組織部發(fā)布山東省省管干部任前公示,宣布滿慎剛擬任省委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yè)正職。
消息人士表示,滿慎剛擬任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yè)即為合并重組后的山東能源集團。
兗礦集團、山東能源集團的4位主要領導中,原山東能源集團董事長李位民出生于1960年,今年已至60歲退休年齡。有消息稱,李位民將任山東省政協副主席。原兗礦集團總經理李偉,則另有任用。
兗礦集團、山東能源集團的合并消息從昨天開始大面積流傳。
兗州煤業(yè)昨晚發(fā)布公告,稱收到控股股東兗礦集團通知,兗礦集團與山東能源集團正在籌劃戰(zhàn)略重組事宜,重組方案尚未確定,方案確定后尚需取得有關主管部門批準。
據悉,兗礦和山東能源集團合并的消息,在兗礦內部已經流傳了半個月之久。一位接近山東煤礦安監(jiān)局的人士稱,在5月底,他就聽說了山東省政府正在籌劃兗礦和山東能源的合并事宜。
兗礦集團的前身是兗州礦務局,山東能源集團下屬6個礦業(yè)集團公司,前身為山東的6個礦務局,分別為新汶礦務局、淄博礦務局、肥城礦務局、棗莊礦務局、龍口礦務局、臨沂礦務局。
2011年,除兗礦外,其他六家礦務局(彼時都已改制成礦業(yè)集團公司)合并成立山東能源集團。
據悉,山東能源集團成立之前,曾有過“七合一”的方案,即七家礦務局合并為一家,后因為兗礦擁有上市公司,最后改成了“六合一”,再加上兗礦集團,從而在山東境內形成了兗礦、山東能源集團兩大煤炭集團并立的局面。
2019年兗礦集團原煤產量1.66億噸、山東能源集團原煤產量1.25億噸,在全國煤炭生產企業(yè)中分列第五、第六。雙方合并后的煤炭產量將達約2.91億噸,成為僅次于國家能源集團的中國第二大煤企。
從資產角度,截至2019年末,山東能源集團和兗礦集團資產總額分別為3109億元、3270億元,重組之后總資產規(guī)模將超過6000億元,在煤炭領域僅次于資產規(guī)模超萬億的國家能源集團。
2019年山東能源集團實現營業(yè)收入3571億元,兗礦集團營業(yè)收入突破2800億元。兩家合并后,山東能源集團年營業(yè)收入將超過6000億元。據2019財富世界500強榜單,山東能源集團位列211名,兗礦集團為第318名。如按該年榜單數據,合并后,山東能源集團將位列世界500強第82位。
兗礦和山東能源合并后,有望進一步提高山東省屬煤炭企業(yè)在山東煤炭市場的影響力。
市場研究機構汾渭能源副總經理曾浩表示,近年來,山東煤炭市場除了本地煤外,還有來自內蒙、山西和進口的煤炭,兗礦和山東能源合并后,按產量計,可以滿足山東本地市場的過半需求。
曾浩認為,參考國電集團和神華集團合并后,國電火電機組多采用神華煤案例。兗礦和山東能源合并后,有可能在政府推動下,新的山東能源集團與下游用戶簽訂更大范圍的煤炭長協協定,推動本地煤在山東煤炭市場的占有率。
據悉,山東能源的煤炭資源以本地煤為主,而兗礦發(fā)展多年來,已經形成了外省煤、進口煤、本地煤并駕齊驅的局面,同時兼營煤炭貿易。
曾浩表示,山東能源的煤種在硫份、熱值和煉焦性能上多屬于中位品質的,合并后,產品范疇可以進一步延伸至高位及低位品質,從煤種角度,具備與下游用戶簽訂一攬子的長協協定的基礎。
近年來,不管國內、國際,煤炭企業(yè)之間兼并重組,向大型煤炭集團發(fā)展是大勢所趨,國內除山東外,山西、陜西等產煤省份,也在醞釀新一輪的煤炭企業(yè)兼并重組。
“國外更多是市場行為,國內更多是政策驅動。”曾浩說,更大的煤炭集團在獲取煤炭資源、鐵路資源方面均有優(yōu)勢,通過集團內部整合,也有望進一步提高效率。
不過對李希勇來說,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合并之后部門之間的整合,以及人事的安排。
據知情人士透露,兗礦集團、山東能源集團均屬正廳級單位,僅集團層面的職位,就有多個副職。比如山東能源集團就有“一正七副”。接下來還有下屬部門的合并,每個部門都設有“一正一副”或“一正兩副”。
山東組織部確立了合并后的山東能源集團黨委委員班子,但接下來的兩家集團的組織結構重組,則需要新的黨委領導班子,來調研并制定方案推進。這在關系盤根錯節(jié)的山東國企內部,無疑是一個棘手的難題。
人事調整之后,則是更大難度的集團內部整合。
多位山東煤炭業(yè)內人士表示,山東能源集團成立這么多年,從未真正實現對6家礦業(yè)集團的重組整合,人權、事權、財權實際都還掌握在下述的礦業(yè)集團手中,即使在煤炭市場上,山東能源集團下屬的各礦業(yè)公司,也常常彼此競爭。
按《公司法》規(guī)定,董事會成員任期為3年。李希勇1963年出生,3年一屆期滿后正好到達退休年齡。不過據山東國有企業(yè)企業(yè)家延遲免職(退休)制度:“政治上可靠、經營業(yè)績突出、年滿60周歲的黨委書記(同時任董事長),確因工作需要延遲免職(退休)的,從嚴把握條件,按照有關規(guī)定嚴格審批,可延遲1-3年免職(退休)。”
李希勇最多還有6年的時間,來處理上述難題。